油漆涂装前处理方法—脱脂处理发表时间:2021-12-24 14:09
(1)有机溶剂去油 有机溶剂去油利用溶剂对油污的溶解作用除去皂化油和非皂化油。采用的溶剂要求溶解力强,不易燃、毒性小、便于操作、挥发较慢且价格低廉。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采用的有机溶剂各有其特点,如芳烃溶剂,主要有甲苯、二甲苯等。该类溶剂溶解性强,但对人体危害大,挥发性高,生产中尤其不要采用苯,因为苯是严重的致癌性物质。石油溶剂如汽油,常用的有200号溶剂汽油等,该类溶剂价格便宜,毒性小,对常见油污有较强的溶解力,但挥发快、易燃、易爆。卤代烃类溶剂,如二氯乙烷、三氯乙烯等,去油能力强、不燃烧,应用较多,但毒性大。 有机溶剂去油一般采用擦洗、浸洗、蒸气洗等方式。擦洗工艺劳动强度大,生产效率低,工作环境差,但可在常温下进行,且不受工件形状影响。该工艺主要用于批量小或不能用其他方法处理的工件,如大工件户外作业或无其他条件的企业。三氯乙烯是最常用的蒸气清洗剂,即所谓的气相法除油用溶剂之一。该法一般在封闭型的脱脂机中进行。脱脂机装置分为三部分:底部为带加热装置的三氯乙烯的液相区,中部是蒸气区并挂有被处理的工件,上部是装有冷却管的自由区。加热三氯乙烯至沸点(87℃)而气化,当碰到冷的工件时,冷凝成液滴溶解工件上的油污滴下,以达到去油的目的。当工件与蒸气的温度达到平衡时,蒸气不再冷凝,去油过程结束。从被清洗工件上除去的油污的沸点,通常较溶剂的沸点高得多,因此,即使在溶剂含有大量油污的情况下,其蒸气仍然基本是纯溶剂的蒸气。重复使用溶剂,仍可得到良好的清洗效果,达到很高的清洁程度。采用溶剂去油的优点是不受油污种类、工件材质与形状的限制,除油效率高。如果在封闭型脱脂机中进行,则溶剂损失小,空气污染小。但是使用有机溶剂脱脂时,在溶剂挥发后,往往工件表面还剩一薄层油膜,对于要求清洁度很高的表面,还需采用其他工艺进一步处理。 (2)碱液清洗 碱液清洗去油利用碱与油污的皂化反应,形成可溶性皂而将油脂除去。碱与非皂化油不起反应,但可借助于硅酸钠、多聚磷酸盐等无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,使非皂化油形成乳化液而除去。 常用的碱有NaOH、Na2CO、 Na2 Sio、磷酸盐等。NaOH为强碱,可与酸性污垢和动植物油反应而除去,去污力强,但只能用于黑色金属,水清洗性差;NaCO水解后呈碱性,有缓冲作用,易润湿金属,对硬水有软化作用,但皂化力弱,水洗性差,可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;Na2SiO水解力强:SiO+H10→-HSiO(胶体)+2H,水解后提供的碱性略低于NaOH,远强于Na2CO3,皂化力强。同时水解生成的胶体,对污物分散性好,具有润湿铁表面的许多晶格点,形成氧化膜和氢氧化物,导致成膜时晶核的生长速度小于品粒长大的速度,从而在数目不多的活性点上晶粒长得粗大,降低磷化质量和涂层的防护性能。而且脱脂液碱性强,清洗效果不佳。所以对常(低)温磷化应选用中低温弱碱性脱脂剂对于不同的金属,不同的处理工艺应选择不同的碱液配方。实际上,单一液清洗的配方和工艺工业上很少单独使用,一般采用多组分混合液,如碱类、表面活性剂和多种合剂等多种助剂混合组成,通常称这种清洗剂为复合碱性清洗剂。因为复合清洗剂能发挥各种洗净剂的特性,显著提高洗净效率,尤其是添加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后,能成倍地提高洗净效率。碱溶液的表面张力非常大,添加表面活性剂可改善滲透性,使表面张力维持在4×108N/m以下。碱液清洗剂配方可根据清洗的油污种类、被清洗物的材质、清洗方式等因素通过实验确定。碱液去油成本低,介质无毒,不燃不爆,生产效率高,去油彻底,操作简单因此碱液去油仍是除油采用的主要方法。但碱液去油一般需加热至45℃以上,能耗大且不适于常低温磷化要求。 (3)表面活性剂去油 表面活性剂(清洗剂)去油是利用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作用,降低油污与金属之间的界面张力,通过渗透、润湿、乳化、分散等多种作用除油。表面活性剂按其结构特征,可分为阴离子型、非离子型、阳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。 (4)超声波脱脂 超声波脱脂是利用超声波振荡的机械能作用于脱脂液体时,周期交替产生瞬间正压和瞬间负压。在负压的半周期溶液中产生大量孔穴,蒸气和溶解的气体变成气泡,随后在正压的半周期瞬间产生强大的压力,使气泡被压缩而破裂,产生数以万计的冲击波,对溶液产生激烈的搅拌,并强烈冲击零件表面,从而加速除油过程并使零件表面深和孔隙处的油污彻底清除。超声波可应用于溶剂脱脂、化学脱脂和电化学脱脂,还可用于酸洗等场合,一步或分步达到脱脂、除锈、除膜(挂灰、浮污膜)等效果。超声波脱脂液的浓度和温度较其他脱脂液低。因为浓度和温度过高将阻碍超声波的传播,降低脱脂能力。使用超声波可降低脱脂液的温度和浓度,节约能源,保护基体金属免受腐蚀。应合理选择脱脂液的组成和配比,选择合适的超声波振荡频率和强度等参数。 超声波脱脂对处理形状复杂、有微孔、盲孔、窄缝以及脱脂要求高的零件更有效。一般用于除油的超声波频率为30kHz左右,复杂的小零件可采用高频率、低振幅的超声波,表面较大的零件则使用频既具有液体的高密度、强溶解性和高传热系数,又有气体的低黏度、低表面张力和高扩散系数,并且这些性质还会随温度、压力的调整而发生显著变化。如果对压力做微小调整,超临界CO2的渗透性和溶解性就大幅度地提高,作为替代溶剂赋子它优良的性质。一般来说,超临界CO2可以直接溶解碳原子数在20以内的任何有机物,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,可以溶解或分散油脂、石蜡、重油、蛋白质、聚合物、水及重金属。因此超临界CO2作为替代溶剂有广阔的应用领域。超临界CO清洗不燃不爆,对环境基本无污染,是一种绿色清洗技术。通常情况下,CO2超临界清洗在封闭系统内进行,CO2可循环利用,不会产生温室效应。即使有少量散发,其GWP(全球升温潜能值)仅是氯代烃的几千分之一,其ODP(臭氧破坏潜能值)为零。事实上,CO2从其他行业回收利用,作为替代溶剂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。同时,CO2的蒸发潜能较溶剂低,比溶剂更节能。因此超临界CO2清洗系统在整体上,对环境、节能和节省资源都是有利的 |